销量最好的20元香烟,外国香烟,阿里山香烟价格表,黄鹤楼烟

你的位置:首頁 > 公益宣傳

中國賺錢的方式徹底變了,再不懂就晚了!

2016-06-02 12:40:54??????點擊:

    進入2016年,很多人發現錢比以前難賺了,實際上是賺錢的邏輯變化了。

    首先,我們必須對宏觀形勢有所了解:以前的中國,經歷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而如今的中國,將進入更高層次的“資本經濟”時代。什么是“資本經濟”時代呢?簡而言之,它就是在市場經濟的基礎上加了一根“杠桿”,在物理學上“杠桿”的作用是利用“力臂”將“力量”放大,從而可以翹起更大質量物體。經濟上多了這一根杠桿,其活動空間和靈活性都大大增強,這也叫“資本思維”。今后的中國人必須深刻理解和運用“資本思維”這個工具。

    資本思維

    要想學會“資本思維”,必須先來深刻理解一下什么是“資本”?!百Y本”僅僅是指錢嗎?不是。資本是對資源的“支配權”,通過資源支配帶來更多的支配權叫“資本運作”,通過“資本運作”優化和配置社會財富,實現社會效率的最大化就是“資本運作”的社會價值。因為資本有趨利性和增值性,追求利潤最大化。這就會促使社會資源的配置朝著效率、效益最大化的方向上行。社會資源將依次流入最有效率的國家和地區、最有效率的產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最有效率的項目、最有效率的個人。資本的逐利促進資源的優化,資源的優化順勢產生新的資本,并且不斷產生新的機會,如此一邊循環一邊膨脹。

    比如,在物理學上,石墨和金剛石是同素異型體,它們都屬于碳元素形成的單質,但是物理性質大不相同,價值也天壤之別,就是因為他們的組成結構不同而已。所以資本思維的精髓是結構重組。即對資源的分子進行時空和結構上的調整,從而產生由“石墨”到“金剛石”的增值效果。宏觀方面的資本運作是對全社會的資源重組,比如中國的國企重組,將大大改變中國經濟的結構,提升整個社會的運作效率。而當一個社會經濟依靠“資本運作”來運轉時,就步入了“資本經濟”時代。    

    從經濟層面講,今后社會上只有三類人:第一,資源者。他們是資源的最直接擁有者,依靠出賣自己的資源生存,比如農民靠耕地、工人靠體力、醫生靠技能、作家靠寫作,還有老師律師等等。第二,配置者。資源是誰的不重要,關鍵要有資源配置權。這類人依靠配置資源掙錢,從事資源的投入-整合-運營-產出工作,以企業家為主,創業者也屬于此類。第三,資本家。他們離資源最遠,但是所有資源卻統統歸他們掌控,他們只躲在幕后玩操作游戲。風險投資者就屬于此類人,比如孫正義投資馬云,阿里巴巴上市使他大獲成功。資本家無國界,他們可以控制全球資源流向;可以通過金融體系支配大量別人的資產。所以,資源名義上都是資源者的,實際上都是資本家的??匆粋€人能量多大,關鍵是他能配置多少資源。

    按照這三種不同性質的角色扮演,今后的個人如何獲得財富?無非只有三條渠道:出售資源、配置資源、掌握資本。

1、資源者(普通人):

    “資源者”通過出售自己資源生存,也就是資源者的技能,即:時間+體力,這也是社會上分布最多的人群。所以一般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業工作,出售自己本身換來財富。然而普通人的時間、體力都是相差無幾的,他們能夠出售的資源都是差不多的,于是為了讓自己的資源賣上好價錢,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練水平。這時一個普遍的做法就是讀書,這就是為什么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讀書,為什么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般會比沒有文化的人起薪高一些。但是現在文憑帶來的技能差距差別越來越小,一個普通的一本學生與二本學生已經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反而不如藍翔挖掘機學的好的人附加價值高,這是因為前者數量多,后者數量少,而且后者更加注重實踐,供需關系決定了資源的價格,因此讀書無用論早就開始流行。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人,要么通過讀書獲得更高、更稀罕的的技能價值;要么通過愛思考、會做人、大量實踐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另外,對于“資源者”來說,還有天生稀罕資源,比如外貌。長的好看的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的婚配、工作、生活中獲得很多額外的財富;如果長的好看再加上運氣好就可以進入演藝圈,成為明星之后自己的資源就成了稀缺資源,資源的價格遠遠高于一般人!但是外貌在一般情況下難以改變“資源者”的本質處境,只能略微提升。王寶強就算是健身+保養+專業造型設計,也是無法從外貌上超越劉德華的,所以他是傻根,華仔是神偷。而且外貌這種資源不一定是越漂亮越好,王寶強和黃渤的外貌特質也是他們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有的普通工人、白領、職業經理人、甚至到當年的“打工皇帝”唐駿、各大明星,都屬于“資源者”。這種人的特點是,其獲得財富是有限的。他們有時辛苦了一輩子,但是遇到家人生一場大病幾乎就會崩潰,有的為了供養孩子、病人需要打三份工,這是非常心酸的。職業經理人賺的再多也是有數的、過氣的明星過的不如普通人等。

    當然,有的人天生就擁有稀缺資源。比如富二代,生下來就可以繼承一批遺產這種稀缺資源。再比如明星的孩子,天生就獲得了媒體關注的稀缺資源;再比如某人住在市中心的破院子里,只要拆遷就可以獲得一大筆財富;天生獲得了位置的稀缺資源,或者你運氣非常好,買彩票中了獎,也是享受到了“好運”的稀缺資源。這類財富,可遇而不可求,只能靠運氣。而且這些好運的“資源者”往往不懂如何經營資源,他們的財富不具可持續性,不能增值擴張,甚至往往是被浪費的,明星和富二代寂寞了會吸毒,遺產會坐吃山空,大獎也會揮霍完畢,拆遷款往往用于賭博……

2.配置者(企業主):

    在奴隸社會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人力”(即:奴隸);封建時代的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土地”,而資本時代最重要的生產力要素是“資本”,資本的本質就是資源的配置。

    從定義上來講,企業家是從事資源的組織、管理并承擔經營風險的人。企業家的收入跟他配置的效率成正比,上不設限。但同時也要為自己的資源配置承擔風險,下限就是破產。

    為什么很多人想去創業呢?就是因為他們想從第一類人努力攀爬到第二類人。一旦從“資源者”升級到“配置者”,就意味著不用再出賣自己的技能,而是開始經營自己的思想和智慧,人身和經濟都實現了自由,從而實現人格上的自由。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資源者”都適合去創業。他們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創新力、機遇和資本。配置者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群體,他們的素質和數量決定了一個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代表了生產力水平。配置者非常需要創新精神,所謂創新就是他們對新產品、新市場、新的生產方式、新組織的開拓以及新的原材料來源的控制調配。

    這里我們需要提到中國企業家的更新換代。30多年前,中國開始第一次改革開放,那時整個中國百廢俱興,當時的大環境就是最好的機遇,只要大膽出來闖蕩的人,即使沒有文化、沒有見識,都成了企業家,這是當時的環境造成的。而如今,中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深化,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此時也對企業家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歐美和日本,企業家始終是社會的精英階層才可以擔任。而接下來的中國,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理想追求,以及對創新的深刻理解,很難再成為社會的“配置者”。因此,中國的企業家正在更新換代,一些90后創業者紛紛走近我們視野,很多老的企業家也自愿退出歷史舞臺,這是時代的發展,也是一種必然!

    當然,這些素養也都是可以后天創造的,比爾·蓋茨在發家之前已經做了7年的程序員。所有后天的努力,“資源者”完全可以轉換到“配置者”。不過,獲取財富只是他們成功的標志之一,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社會的責任,才是企業家的“頂峰體驗”和不竭動力。

3.資本家(幕后掌握):

    這個社會的財富,看似是屬于分散的“資源者”的,實際上卻是歸“配置者”享用的。但在本質上,全部是屬于資本家的!

    資本家的定義是:以資本運作為業的人。第二次工業革命后,掌握了科技與運用的企業家們,能迅速的積累起巨額的財富,他們的企業對一個國家產生極大的影響,這些企業組成了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企業為了獲得高額利潤,通過相互協議或聯合,對一個或幾個部門商品的生產、銷售和價格進行操縱和控制,于是形成了壟斷,而這時的“企業家”開始坐在了幕后操縱這一切,演變成了“資本家”。

    “資本家”跟“企業家”的最大區別是:資本家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而是在幕后操縱企業宏觀思路,企業的產品是各類快消品,而資本家的產品就是各個企業。通過投資、入股、并購、重組的方式,將一個企業的未來把控到自己手中,孫正義投資了馬云,成全了阿里巴巴,馬云就是企業家,而孫正義就是資本家。孫正義手里有N個馬云,成了日本首富。再比如巴菲特專門坐在老家做投資操縱他的布局,他也是資本家

    某公司曾經說過,自己從不做研發,讓市場上那些小公司去研發,如果一旦成功,就花錢買過來,如果不賣,就花錢把這個公司的幾個核心挖過來。這就是資本主義。(當然無視知識產權是有問題的,正確的做法是花錢買過來)如果你有了1億元的資本,你可以花一千萬雇上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把你的資本從1億變成2億,你躺在床上就賺了九千萬。而這一切,只因為你再從事資本運作,你只需要夠聰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氣、不需要花時間、更不需要長得漂亮。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第3種人賺的錢就比第2種人多,第2種人賺的錢比第1種人多。因此,第1種人在努力進化到第2種人,而第二種人在拼命進化到第3種人。

    每個人都在玩命探索的方法,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原因就只有兩點:你的頭腦有多聰明?或者你積累的資本有多少?你想到了一個可以改進手機的idea,而且你覺得這個idea可以賺很多錢,那你要問自己,你有沒有這個資金去運作這個idea?同樣的idea,三星華為都可以支配更多的資金,去雇傭更好的工程師,去更好的推廣,你確定不是去給這些資本擁有者蹚雷?或者是正在走向一條已經無數人走過的死胡同?具體舉個例子,你做軟件開發,天使投資人會不會問你一句話:“如果某訊山寨你怎么辦?”  

    你想開一個淘寶店鋪,你有沒有資本去宣傳?去壓貨?如果你在淘寶上賣一件在阿里巴巴上買一件,要么是根本賣不出去,如果你能賣出去,那些更有實力的賣家分分鐘用同樣的產品把你pk掉。

    同時,這也回答了另一個問題:賺錢的方法千百樣,為何偏偏選擇“打工”這一種?

    答案是:你不打工你能干啥?你以為你出來干別的就能賺錢?幾年前網上瘋傳送快遞賺的多,我就嗤之以鼻,這種沒有門檻的行業是不可能賺的多的。你愿意賺1萬干這個,我分分鐘找一個賺九千就干的,我再找一個賺八千的你信不信。最后,無論你是送快遞還是擺攤,無論你是賣肉夾饃還是搞IT,你都會被拉到一個門檻平均收入。因為IT需要學習,賺的多一些;快遞比較辛苦,賺的比IT少,可是還是比打掃衛生的多一些,就是這樣。

    那到底怎么樣從第1種人進化到第3種人?

    第一步,你要進行資本積累,你愿意打工也好,愿意自己做產品也好(有的人就自認為在創業了),先完成資本積累。這一步最重要,也是發揮大家的想象力和實力的時候了,擺地攤、開淘寶、做網站、做APP、炒股票、海外代購、開設計工作室、賣肉夾饃、給幼兒園攝影的,等等等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句話,這步就是出賣你的個人資源,就看你賣不賣的上價了,多學習吧,即使不為了文憑;多辛苦吧,只要不是出賣健康。

    第二步、善用資本,用資本賺錢。怎么用資本賺錢?問你們個問題你們就明白了。如果你家開了個小飯店,每個月能賺1萬,但是需要個廚師。你自己炒菜水平很高,如果自己當廚師,飯店每月凈賺1萬;如果雇傭一個廚師,每月花8千,飯店凈賺2千。你怎么選擇?

    答案:雇一個廚師!這樣你只要能用每月一千利息的貸款,再盤下一個飯店,那個飯店也能凈賺一千了。(補充:這個飯店賺兩千,還利息一千,凈賺一千,數學不好的不要再給我留言了好不,知乎跟微博一個水平么)。而你,只需要這樣盤下100個飯店,每個月就能凈賺10萬,而你這時,卻在國外旅游,成了第3種人。

    很多人一直在打工,他們沒有成為第3種人,很好理解。但是改革開放之后做買賣的,也有很多人還是沒有錢,就是因為,他們自己做廚師,自己的妹妹做服務員,自己的老媽管收銀,僅此而已。

    所以,以后問自己怎么成為第3種人,就是一句話:“不要自己炒菜,雇一個廚師”。如果能用資本去賺1塊錢,也比用出售自己的體力賺100塊錢更符合金融思維。另外,聰明和資本,如果你只具有其中一點,記得,要找只有另一點的人去合作,他們也在等著你?。ㄎ恼鹿澾x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