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2019年世界營商環境報告(全文)
【摘 要】《營商環境報告》以嚴謹的研究方法為基礎,收集了來自11個商業監管領域詳細而客觀的數據,以期幫助政府發現行政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該報告致力于通過研究各時期不同經濟體商業監管中具有可競爭性、可對比性以及可改革性的且能夠進行量化的部分來衡量監管過程。
【關鍵詞】商業監管;營商環境;便利度;投資;改革
一、前言
《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是系列年度營商環境報告的第16期,這些年度報告對推動和限制商業活動的監管規則進行考察。報告就商業法規和產權保護提供量化指標,從而對從阿富汗到津巴布韋的全球190個經濟體進行橫向與縱向比較。報告覆蓋了影響企業生命周期11個領域的監管法規,它們是: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辦理破產和勞動力市場監管。勞動力市場監管的數據沒有包括在今年的營商便利度排名中。
自2003年首次發行以來,《營商環境報告》在其衡量的10個商業監管領域內已經引發了3500余項改革。營商環境指標被用來分析經濟表現以及什么樣的商業監管改革有效、在什么情況下有效和為什么有效,并為經濟發展的監管及制度框架提供了一個可供討論的平臺。眾多其他機構也將《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指標納入到相關衡量標準中,從而引發了更多關于“最佳營商環境”的討論,推動了全球具有包容性、可持續性的經濟增長。
今年,我們發現世界范圍內的改革活動達到高峰——僅2017/18年度,128個經濟體就進行了314項改革。2006年,注冊一個企業全球范圍平均需要47天,且注冊成本占人均收入的76%。而如今平均僅需20天,成本也只占人均收入的23%。在開辦企業最低實繳資本方面的數據更具有說服力:相比2006年人均收入的145%,如今最低實繳資本平均僅需要人均收入的6%。此外,全球經濟體在申報稅款和納稅方面所需的平均時間也已從2005年的324小時降至2017年的237小時。
自2012年以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每年都是進行改革最多的地區。今年的《營商環境報告》記錄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40個經濟體的107項改革,該地區的私營部門也確切感受到了這些改革帶來的影響。例如,注冊企業的平均時間和成本從2006年的59天和人均收入的192%下降到如今的23天和人均收入的40%。此外,平均最低實繳資本已從人均收入的212%同期下降到人均收入的11%。2019年,改革效果最大的十個經濟體分布于五個不同地區,大小、貧富狀況各不相同。這種多樣性表明,無論背景如何,只要決策者意志堅定,任何經濟體都能夠改善商業監管環境。
中國和印度作為全球兩大經濟體,共進行了13項改革,成為這十個經濟體中的佼佼者。小型經濟體吉布提以6項改革位列其中。阿富汗和土耳其共進行了12項商業監管改革,在《營商環境報告》的歷史上首次躋身十大改進國之列。值得注意的是,改革最多的十個經濟體中有四個是處于困難環境中的國家:阿富汗、吉布提、科特迪瓦和多哥。
二、概述
《營商環境報告》提倡要同時注重質量和效率,更重要的是,有效且易于遵循和理解的規則。要實現經濟效益、減少腐敗和促進中小企業繁榮,就必須消除不必要的繁瑣細節。然而,僅靠效率不足以使監管良好運行,必須制定具體的保障措施以確保高質量的商業監管流程。如果財產登記處包含著不完整的地理覆蓋范圍信息,那么即使人們可以在幾天之內以低成本轉讓財產又有什么用呢?對此,《營商環境報告》披露了監管質量與效率之間存在明顯差異的案例,向監管機構發出了需要改革的信號。
每一個被測量的商業監管領域對初創企業和現有企業都是重要的。然而,正如《營商環境報告》數據所顯示,中小企業所有者在不同的經濟體建立和經營企業時,面臨著截然不同的現實。例如,烏干達的一位企業家需要花費近一個月的時間,通過13個手續才能建立一個新公司。隨后,需要與不同的機構進行18次接觸,并等待額外的4個月來獲得施工許可證。一旦倉庫建設完成,企業家將需要再等兩個月,花費人均收入的7513.6%,以獲得與電網的連接。相比之下,丹麥企業家可以在預期的短短3.5天內就注冊一家新企業,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通過7個步驟就可以完成建造倉庫所需的所有法律手續,并能確保可靠的電力連接,其費用約為當地人均收入的100%。企業可以創造就業和經濟機會,監管制度質量的差異可能會影響新企業的創建數量和私營部門的活力。在丹麥,新注冊公司的平均數量是每1000名工人中就有8家,而在烏干達,每1000名工人中卻只有不到一家新公司。有許多可以解釋這一差異的因素,商業監管水平就包括其中。
《營商環境報告》并不要求涵蓋與私營部門發展和成長有關的所有領域。該報告有一系列明顯的局限性;僅靠報告的數據不足以評估一個經濟體的整體競爭力或外國投資前景。《營商環境報告》沒有評估市場規模、金融市場的穩健性和深度、宏觀經濟狀況、外國投資、安全或政治穩定性。但是,營商環境指標確實為政策制定者們提供了確定改革領域和改善當地營商環境的參考。
三、改善商業監管有哪些好處
《營商環境報告》包括11個指標集,用來衡量對國內中小企業和國家競爭力至關重要的商業監管領域。經濟文獻證實了營商環境所衡量領域具有的經濟相關性和重要性。以開辦企業為例,自2003年以來,100家頂級學術期刊發表了300多篇研究論文,評估了市場準入的監管環境如何影響生產效率、增長、就業和非正式性等廣泛經濟成果。最近的研究表明了改進商業監管所帶來的積極效果,例如,更少的手續和更低的實繳資本與開辦企業的流程有著積極而顯著的聯系。在程序相對復雜或模糊的地方,腐敗的可能性更高。另一項研究討論了正式注冊對公司的好處,例如更容易獲得新設備和更大規模的運營,從而提高競爭力和生產效率。在施工許可方面,簡單和透明是允許企業擴張和建設新的、安全的基礎設施的關鍵。研究表明,監管負擔常常給投資者帶來巨大障礙。例如,現有法律之間的差異會導致不必要的甚至是矛盾的合規要求。例如在加納,漫長的審批處理時間會抬高成本,并刺激非正規建筑部門的發展,而非正規建筑部門不合格的施工許可證則會導致出現不安全的基礎設施。
電力是任何企業正常運轉和擴張的必需品,也是決定一個經濟體人力資本競爭和強化的重要因素。研究數據表明,較高的電力成本往往會對企業產生不利影響。隨著電力價格上漲,企業將注意力轉向電力密集度較低的生產過程,導致產量和生產效率的下降,此外供電連接的可靠性同樣重要。最近研究發現,1995-2007年期間,停電以及電力基礎設施匱乏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經濟增長產生了重大的負面影響。
同樣,明確界定規章和平等獲得產權信息的權利對于企業擴大經營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政府沒有建立足夠的土地所有權保護,而使投資者面臨土地糾紛或財產查封的風險,利益相關者將不愿意把資金投入土地和財產開發項目。最近一項探討政治機構是否會對經濟改革增長的有效性產生影響的研究發現,金融和貿易改革對擁有健全產權的發展中經濟體更有效。這一證據表明,充分發展產權可能是獲得改革增長收益的先決條件。大量關于產權重要性的文獻表明,投資、融資渠道、生產率和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系。
《營商環境報告》的另一個衡量指標是保護少數投資者。更多的保護,有助于加強企業家對政府的信任、提高企業家拓展業務的信心,進而使企業更容易進行融資。該指標集中于政策制定者如何減輕公司高管、董事和大股東利用其職位以犧牲公司和其他股東利益為代價來促進自身利益的風險。清晰的規則、穩健的權利和日益提高的透明度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一些監管工具。公司治理是投資效率的關鍵決定因素,而股東起訴和追究董事責任的能力則是必要的制衡。
最后,在政策制定者努力為公民創造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時,對勞動力市場的監管也同樣重要。勞動力監管也是研究人員感興趣的一個領域,他們正在努力評估適當的勞動力保護與勞動力市場效率之間的最佳平衡。例如,研究表明,當面臨限制性的勞動法時,印度企業選擇規避這樣的立法,間接通過承包商雇傭工人,特別是在經濟形勢不確定時期。另一項關于外國投資和全球公司組織的研究表明,公司在作出采購決定時會考慮到工人議價能力的強弱。
- 上一篇:融創與上市皮革公司下屬子公司合作多臺污水電磁流量計 2019/10/18
- 下一篇:融創與合同能源管理品牌公司合作蒸汽流量計,用到上市醫藥公司生 2019/9/26